说课稿

时间:2024-01-10 18:55:24
有关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有关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确定教学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课标要求: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对教材分析:《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是必修Ⅰ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阐述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古希腊人以其睿智创造了两个名词“公民”“民主”,影响了直至今天整个西方的历史。而古罗马的法律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原则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类追求的法律目标。同时本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政治史模块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衔接了西方古代政治与近代政治,为学习下一个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作了铺垫。

3、对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罗马法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我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分解和细化,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以及《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通过断案、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和材料展示、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台阶、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去探究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来理解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留给人类的不是这些法律的本身,而是一种追求民主追求法律意识的人文精神和确立民主与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明确法律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基于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把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作为本课重点。

难点: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突破: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台阶等一步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并运用网络知识结构图清晰直观地展示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学方法上,我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主要基于以下认识和考虑,由于学生对于古罗马时期的历史了解不多,所以对本课程的内容可能感觉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法律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为提高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我选用了一些历史图片、资料,制作了整合知识的图表等,帮助学生对本课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知结构。采用深入浅出、层层设问等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学法:依据新课改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采用以案说法 、比较方法、问题探究法等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为了完成上述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古罗马文化遗存的图片,并以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的精神》中一段话,然后问罗马法律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呢?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导入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我把本课内容整合为四部分:1、罗马法的概念。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4、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在第一部分罗马法的概念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虽然教材上没有对罗马法的概念进行解释,但考虑到要学习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应该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罗马法的概念,因此我增加这一内容,以便为下边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内容是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首先,我讲述习惯法的概念和它的局限性:习惯法与习惯没有明确的界限,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法官由贵族担任,实际上人治大于法治。这为成文法的产生埋下伏笔。其次,用多媒体显示案例材料,采用以案说法、学生讨论回答的教学方法,层层设疑,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讨论回答,得出结论: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习惯法发展为《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而成文法的出现使判案有了依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第三,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罗马扩张示意图,简述罗马共和国向外扩张的过程。同时提出问题:版图的扩大带来了哪些新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使学生理解: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原有的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并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公民法已经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这样《万民法》就诞生了。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思考那些人在罗马法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罗马法完善的标志是什么?最后运用网络知识结构图清晰直观地展示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本课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虽然教材没有单独把它列为一个子目,但罗马法的内容却贯穿本课的始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让学生分析探究问题,进而理解:罗马法是保护奴隶制度,保护私有财产和商品生产者利益的,其核心内容是承认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之后,由教师总结出:罗马法的主要内容:首先,罗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次,从形式上可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第三,从主体结构上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第四,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第四部分:罗马法的作用 ,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从罗马法对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两方面来思考,并结合多媒体显示的材料分析得出:1、对当时的作用: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2、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加深学生对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理解,我选取了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两段材料,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 ……此处隐藏10435个字……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六个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一)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课件创设呈现引入现实情景与示例1(1),通过读题语言描述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西宁至拉萨包含西宁到格尔木与格尔木到拉萨两段路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激发学生兴趣动力。

(二)引导实践探索认知加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路线线段图和列式:814+1142=?并独自计算解决问题;

2.教师可设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两个加数分别叫什么?”等,引导小结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把两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加得的数叫和”

(三)减法意义与各部分名称的探索认知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展示或阅读例1(2),结合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已知什么与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 .学生自主探索,独自完成例1(3)

3.设问引导,对比观察思考讨论:“与例1(1)相比,例1(2)、例1(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数?要求什么数?、怎样算?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引导学生认知:例1(1)题是已知西宁至拉萨的两段铁路:西宁到格尔木、格尔木到拉萨的长,求全长,用加法;例1(2)、例1(3)题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铁路长,求另一段铁路长,都用减法计算。)

归纳概括小结: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结果数叫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或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四)加、减法各部分关系探索认知

通过引导观察、比较例1(1)、例1(2)、例1(3)题算式数量关系,思考:“如何求和?”、“怎样求加数?”、“怎样求差、减数、被减数?”等问题,归纳概括,深化提升认知加、减法各部分关系,实现由案例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理解认知构建新知识,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五)实践应用,深化巩固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做一做”、“算一算”、“连一连”、“说一说”、“判断正误”(具体案例)等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反思感悟,总结评价。

通过设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八.说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和说设计理念

本文是浙江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四册的第四课,本课以学习简单的花边图案的基本知识和剪花边的方法为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追求花边图案的组合并用剪好的花边纹样美化生活,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并结合我的研究课题《正面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养成正面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文的特点及本组的编排目的,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学习简单的花边图案的基本知识和剪花边的方法。

2.追求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养成刻苦、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3.用剪好的花边纹样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说学法

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以启发诱导为主,尽量做到少示范,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剪花边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堂课,我先对上节课学习的蝴蝶的剪法做一个回顾,为接下来要学习的剪花边这种多个连续图案的剪法做一个铺垫。

第一部分:认识花边。花边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图案,引导学生发掘身边的花边,便于掌握花边的特点,理解花边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兴趣,扩大眼界,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设计和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构成花边的图案的种类繁多,我列举了几种,并举例说明,抛砖引玉,诱导学生发散思维,构思出更多或美观或新颖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花边。

第二部分:我组织学生自行探讨花边的剪法,并在几个关键的地方加以说明:如,剪花边的步骤重点在三个字“折”、 “画”“剪”,折要折整齐,画要画满,剪要两边有余留。在对二方连续纹样的剪法的回顾的基础上,层层递进,解析多个连续纹样的剪法。花边要怎样才可以不剪断,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分析、尝试、讲解和示范,邀请学生感受成功和失败的区别,加深学生对如何画花边纹样这一技法的印象。最后,我展示了部分学生作品,提示花边的各种不同纹样,和纵横不同方向的排布。

第三部分:我设置一个服装表演的情境,让学生每人剪二到三条花边,并装饰在每个小组长的身上,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增添学习的趣味性。

五、评价、小结、拓展

我设计了两种向日葵奖章,一种是“最佳创意奖”,一种是“最佳手工奖”。自评方式:选择自我认为能够获得的奖项贴于身上。互评方式:选择你眼中的最佳奖项获得者,将奖章贴于其身上。

六、说特色

对于这堂课,我在两个部分着墨较多。一是花边的剪法,二是学生自评和互评。

在花边的剪法中,我做到了学习内容承上启下,学习方法自主探索。

在评价的环节中,我采用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因为本学期,我的研究课题是《正面评价——学会欣赏他人》。评价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谁都想受到表扬,每个学生都想取得他人的认可。这要求学生去发掘生活和学习周围的人,想想他们的好处和优点,并毫不吝啬地称赞他们,这将会在人与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学习氛围更温馨可爱,个人的学习水平也能大大提高。因此,在评价的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奖项,由学生自己投票决定。同学们在“获奖”的同时增强了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也学会了欣赏他人。

《有关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