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时间:2024-04-15 08:47:12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

我们小学教师最容易见证的就是一个孩子的成长,但是有多少成人真正成长为心智成熟之人呢?在假期期间,我迟迟未动笔的原因来自于我整个假期期间读的这本书——《少有人走的路》。

在偶然上猫扑论坛,看到一个关乎自我成长的帖子,帖子中推荐了这本《少有人走的路》。上网搜索了下,这本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盛名不衰,好奇心的驱动下我辗转买上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归根结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书中对我们平时有感觉,但却神秘的情感做出了详尽深刻的剖析,不仅有说理还有案例,让人看了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自律?揭开爱的神秘性,如何做才是真正的爱?成长与宗教有什么关联?

我是一名女性,毫无疑问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爱的话题。在此书中关于爱有这样一段论述:“古往今来,关于爱,有过各种荒谬的认识。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男女恋爱,尤其是把坠入情网当成是爱,或者说,坠入情网起码是爱的体现。”看到这句话,我不禁疑惑:难道不是吗?难道我误解了20多年?我想可能很多人都和我有相同的认知。看了后我才明白:每个人从孩提时代最初发育开始就会衍生出“自我界限”,这种自我界限能让自己产生安全感,并且有利于自身心理发展。但是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只会给人带来孤寂,不快乐。但大部分人还是渴望摆脱寂寞,冲出自我界限的牢笼。坠入情网,似乎能够使之实现“逃亡”,摆脱孤独和寂寞;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奔溃,是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我们突然冲出自我界限,情感就像决堤的洪流,声势浩大地涌向所爱的人,于是寂寞消失了,代之以难以言喻的狂喜之感。

坠入情网,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是一种幻觉。与心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跟童年时与父母相伴的记忆彼此呼应,这种感觉就和一个两岁大的幼儿,自认为能称霸世界一样不可理喻。现实会击碎一切。

影片《泰坦尼克号》中,Rose和Jack因为阴差阳错相识,彼此吸引,Rose跟随Jack在下等舱尽情舞蹈,跨出甲板上在船头感受海风,并与之坠入爱河。Rose和Jack之所以互相吸引,是源于他们的不同,生活背景、经历、环境,这些不同让Rose看到了与众不同的Jack,在她内心本身就隐含着冒险的因子,想要离经叛道,想要在她的那个生活圈子与众不同。他们打破了自我界限,触角互相融合,被吸引,产生冲动,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献给对方。泰坦尼克号遭遇海难,这场海难让这份感情得到永恒。

试想一下,如果船没有遇到海难,他们的感情还能维持下去吗?可能彼此生活环境、成长背景、思考方式都会成为这段感情发展的桎梏,最后无疾而终。真正的爱,一定要痛苦地打破自我界限,让自己的触角不断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会归于消失,而我们的心智就会成熟。爱能不断释放,自我与世界的区别也越来越模糊,最终我们与外在世界融为一体。这种爱会更加稳定和持久,也使我们更为满足和惬意。

诚如对爱的认识,每一种人生体验都会在挫折、痛苦中得到升华,只有承受这种种生命之痛,心智才会得以成长,找到真正的自我。静下心来,细心体会才能真正感受生命的厚重。最后以泰戈尔的一首诗作为结尾:

在山中

寂静涌起

以探测山峰自己的高度

在湖里

运动静止

以静观湖水自己的深度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2

破茧成蝶恋花舞,凤凰涅槃浴火生。生活中,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求之不得,爱之辗转等的痛苦。

我们都要通过适当的努力,完善我们的心智,让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多于痛苦和悲伤。如果我们一味回避问题,躲避痛苦,推卸责任,很容易成为拒绝成熟的“巨婴”,那武志红的老师的那本巨婴的书里所描述的一样,虽然生成了成人的模样,却内心还是一个婴儿。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只有那些敢于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就像鲁迅笔下,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灵的成长,感受人生的快乐,过上崭新而丰富的生活。最后成为涅磐的凤凰和破茧的蝴蝶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做到真正的成长呢?

有什么办法能破解人生的难题,从而迎接成功?如何才能承受痛苦和打击,获得健康的心理,走向幸福的人生?人就是一个不断的挖坑和填坑的过程,而这个坑可能就是我们未被满足的需求,而当这样的一个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被很多的欲望所冲田,最后导致我们的'焦虑,痛苦等~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也让我了解到了三个维度的解决方法:

第一个纬度就是自律——这一解决人生问题、促进心智成熟的首要工具,了解自律从何而来,普通人应该怎样获得;

那自律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呢?

首先,自律需要从推迟满足感开始。直面问题会伴随着痛苦,但如果我们不去解决,问题不但不会自行消失,还会阻碍心智的成熟。自律,就是用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解决人生痛苦。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恋暂时的安逸,从“先快乐后痛苦”转变为“先吃苦后享受”。自律,就从这种顺序的调换开始。

以心理学的经典实验——“棉花糖实验”为例,研究者在每个小孩面前都放上一块美味的棉花糖,孩子们可以立刻享用它。但如果能等上15分钟再吃,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孩子们会怎么做呢?实验的过程很有趣,有的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的等了一小会儿也吃掉了,还有的用手盖住眼睛,转过身故意不看棉花糖,坚持15分钟后得到了第二块糖。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孩子有的选择一时的快乐,有的选择“先吃苦后享受”的行为模式。这些得到两块棉花糖的孩子,能够为了更大的满足,而让吃糖的快乐来得晚一点。他们能正视等待的痛苦,用盖住眼睛等方法,积极地解决因等待产生的煎熬感,通过这种自律最后获得了更大的快乐。十几年后,研究者对这些小孩进行跟踪发现,当年能够坚持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也更容易获得成就。

所以推迟满足是自律的基础,只有我们在这样的一个自律的基础上,才能够获得真正的人生的自由,以及达成人生的目标

第二个维度是剖析自律的原动力——爱,从爱的本质、爱的来源、爱的特征等方面来激发我们身上潜藏的真正的爱;

爱是极为神秘的现象,爱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这种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这里的爱,既是愿意爱自己,也是愿意爱他人。换句话说,爱的本质是让我们付出爱的努力,让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样获益。了解了爱的本质,那爱究竟从何而来?我们需要借助什么来证明爱的存在?原来,爱的来源是全部智慧和力量的付出。越付出越得到!

把“爱”总是挂在口头上,或则在脑海中想象爱,都不是真正的爱。为了让爱的对象得到成长,爱需要实际行动,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和奉献。

除了从爱的本质和来源来探索真正的爱,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维度来解读。爱有什么表现和特点呢?爱的特征是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把爱的对象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发自内心地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毕竟,爱者和被爱者都彼此独立,并不是对方的附属品。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

先简单介绍一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像书名一样,少有人会选择走的路,需要花很大精力去读的书,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心灵越来越空虚,我们不想承受痛苦,但是成长是痛苦的,在这充满艰辛的道路上,避免简单化的思考,放弃以偏概全的冲动,不要寻找公式和简单的答案。勇敢前行,超越自我,心智成熟的路程。

今天读了这章 复杂人生的章节 ,它分为 :拒绝简单思考,避免陷入极端,本性与人性,选择与人生,使命与人生,感恩与人生。环环相扣,结合现在的我,做些解读。

我们要认清人生,什么是人生?人生苦海无边,而且复杂多变。 对!人生之路就是由一连串的难题组成,一个难题解决,又会有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我们面对难题和痛苦的时候,有的人是拖延时间,等着问题自行消失,有些人面对问题,逃避,选择忘记它们,等等 回避问题,这些解决不了问题,如果真正要成长,必须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我们的心智也会越来越成熟。 ---这是我们看待问题的初衷,有解决问题的想法使然。人生复杂多变,我们要不断接受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

现在大部分人只会简单的思考,拒绝深度思考,因为思考是复杂的,是一个很难的过程。为了不去思考,麻痹自己,每天刷着抖音,看着快手,再浏览一下今日头条,让自己的时间一点点流逝,很多人习惯一个事情后就会机械重复,每天重复的事情越来越多,没有改进,时间占用越来越长,看上去很忙,其实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挤占了自己进步的空间。 学习或者接受信息简单的只愿接受简单的第一步不愿意接受更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学不练,只看不写,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只是浅层,遗忘很快。还有一部分是混乱思考者,而这一切混乱的思考都源于逃避问题和痛苦的趋向,如果选择独立思考必须准备接受打击。 独立思考第一步就是坚持学习,我们思考能力主要依赖于学习。第二步就是用于思考,勤于思考。

选择与人生,你想什么,你就是什么。许多人在面临至关重要的决定--都是根据很少的咨询去做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选择跟谁结婚 ,周密思考与草率思考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人生也会因为自己的思考改变。不管你想要干什么,你为此必须付出代价。每当你想去寻找正确答案时,你首先向自己发问,一旦这么做了,你就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你也将忍受不知所措的痛苦。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简单答案,我们能做的就是反复问自己,这样我们的心智才会一步步成熟。

使命与人生 这个概念很大,看了几遍,粗浅的理解。 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个性,使命原意是召唤,如果一个被某种事物吸引,一定是某种东西在召唤他。坚持使命,达成使命不一定能保证快乐,但是一定会给人带来安宁。因此人尽其才,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本性与人性 人的本性就是改变,人性的定义很难,但是我们作为人,一定保持改变的本能,身体可以变老,但是心灵不可以,无论到任何年龄,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感恩与人生 我们现在越来越多计较得与失,付出与回报,计较我们的苦与他人的乐,种种计较,会使我们心生怨念,不满自己,不满他人,远离幸福快乐。如果我们能抱着感恩的心,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把某些厄运看成伪装的恩赐,也不要把好运当成理所当然。

小结:在这个碎片化时代,慢即使快,快即使慢。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心理疾病,我们慢慢被同化,麻痹自己的大脑,系统化的信息匮乏,今天复明天,一天天过去,陷入焦虑,还拒接成长的痛苦。现在迈出第一步很容易,但是真正支持我们的动力,是我们的强烈的使命,更大的目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